?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近年来,普安镇始终把粮油生产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首位任务,突出耕地?;ふ庖桓颈V?,强化农技支撑这一根本出路,激发群众活力这一根本动能,全域全速推广油菜、大豆等粮油作物种植,坚定确保粮油稳产高产、粮仓丰盈丰收。
一、藏粮于地,守好良田沃土。管好用好基本粮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ぶ贫?,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把责任压实到镇村,把任务分解到地块,劝阻外来业主租地种植非粮作物5次,做到“良田粮用”。整治盘活撂荒耕地,全面落实粮油生产扶持政策、土地宜机化整理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优先安排用于撂荒地复耕利用,整治多年撂荒地种植粮食作物540亩、高粱320亩,做到“应耕尽耕”。闲田利用提升效益,采用“稻冬油菜”“玉米小麦大豆”等循环种植模式,盘活冬闲田、闲置地、边角地1000余亩,既提升了土地的复种指数,明显改善了土壤肥力,更实现了农民全年有种、全年有收。
二、藏粮于技,找准高产之路。强化技术支撑,建立技术人员包片服务机制,实行带技术、带物资开展科技服务,设立水稻、油菜、植保等农业产业技术指导员18名,全镇推广高产优质新品种20余个、新技术14项,开展病虫防治、田间技术指导40余场次,实现粮油生产节本增效。邀请县级专家技术指导小组,推广适合不同作物、不同区域、不同农艺的专用化收获机具,规范机具作业速度、喂入量等操作要求,降低后期机收损失率和破损率。提升良种覆面,结合我镇农户地块分散、地形多样等实际情况,积极对接县级部门订购发芽率高、适宜机收、易储存等优良品种,通过村党组织书记管村、负责整体种植计划,村两委干部管片,负责良种发放,村民小组长管点、负责种植到地的“三管三负责”模式,发放各类良种2万公斤。全域套种间种,紧扣“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任务目标,全域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集成配套技术,组织30余名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充分运用作物共生原理和边际效应,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多收一季大豆,切实提升土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藏粮于民,促群众增收。
全面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对全镇粮油种植大户摸底,针对性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发展粮油种植,起到了很好的模范示范带动作用。加大种植补贴宣传力度,严格落实《2023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攻坚行动方案》文件精神,通过院坝会、村民大会以及入户走访等方式,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工作,使广大农户、各类农业经营主体,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粮油种植。拓宽优质粮油销售渠道,大力推广“订单式农业”模式,采用“线上线下”双线驱动,充分利用各种展销平台、电商平台,积极发展新业态,在保证粮油销售价格和确保销售渠道畅通的基础上,以致富增收的成绩让种植农户吃下“定心丸”。农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以“一村一项目”为切入口,依托普安良好的农业基础和旅游优势,积极探索“党建农旅融合”项目,绘就了沁人心脾的黄金花海、流连忘返的家庭农场、漠漠芙蕖的万里荷花、蜗牛山下的金色麦浪等壮美画卷,实现了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华丽转身,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径。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围绕“县委县政府有部署、先行普安首落实”的贯彻主线,聚焦开江“农业扛大旗”工作部署,全力以赴抓好农业生产,拼在前、争在前、跑在前,坚决守护好“田城粮仓”,奋力夺取农业大丰收,争做全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首位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