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镇属各单位:
《新宁镇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经镇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参照执行。
开江县新宁镇人民政府
2024年9月20日
?新宁镇2024年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了做好水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进一步明确防汛抗旱职责,保证抗洪抢险、抗旱救灾工作高效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开江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水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水旱灾害包括:台风暴雨灾害、江河洪水、山洪灾害(指由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干旱灾害、恐怖活动、供水?;约坝珊樗?、风暴雨、地震引发的水库垮坝、堤防决口、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
(四)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防汛抗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水平。
2.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各村委会主任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社负责。
3.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镇供水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4.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镇村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5.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平战结合。民兵和抢险队伍主要承担防汛抗洪的急难险重等攻坚任务。
6.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场镇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要。
7.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に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防汛工作特点
1.全镇山区较多、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灾害频繁、洪水暴涨暴落、危害性强、灾害严重。
2.沙坝村、桥亭社区、石垭口村、丁家山村、袁家坪村、沙坝场社区、胡家沟村、穿心店村、白云村、万花岭社区、白马村、孙家沟村、五里桥村是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一遇暴雨或绵雨,灾害时有发生。
3.蕉溪河发源于原沙坝场乡的磨子岭,流域近似羽形,主河槽长12.2公里,控制流域面积46平方公里,流经胡家沟村、万花岭社区,沿河居民有300余户。
4、沙坝片区境内河流沙坝河,流经沙坝村、沙坝场社区、桥亭社区注入宝石水库,河长约9公里,沿河居民100余户,主要安全隐患为沙坝场社区老街沿河居民较多,河坝坎低、河道窄。
新宁镇片区境内主要河流前箱干渠,流经五里桥村、桥亭社区、白云村境内注入宝石水库,主要安全隐患点五里桥村五里桥处水流不畅,易发生洪涝灾害,受汛期威胁20余户70余人。
5.新宁镇较集中山坪塘位于桥亭社区9社,山坪塘下游有老百姓180余人。山坪塘一旦发生险情将会危害山坪塘下游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6.全镇易发山地自然灾害地段位于沙坝村、桥亭社区、石垭口村、丁家山村、胡家沟村、五里桥村、白云村,易滑坡地段有群众1500余人,此类山地自然灾害一旦发生险情,将会危害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三、防汛减灾对策
(一)加强防汛救灾宣传,增强全民防汛抗灾意识和责任感
各村(社区)要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增强全民防汛抗灾减灾意识,做到思想落实,组织有力,行动迅速,人员到位,措施具体。
(二)落实防汛责任制
各村(社区)及有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防汛救灾工作行政首长一把手责任制。镇机关成立五个工作组,即抗洪抢险组,抗洪抢险救济组,抗洪抢险医疗防疫组,抗洪抢险后勤保障组,抗洪抢险生产自救指导组。按照“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尽可能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切实做到机构、人员、责任三落实,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以保证防汛救灾工作指挥灵敏,行动迅速。
(三)抓紧完成病险工程整治工作
各村要抓好病险工程整治和水毁工程修复,对影响安全度汛的重点整治工程必须在汛前抓紧扫尾完工,对汛前不能完成修复和整治任务的工程,应当限期完成,落实度汛措施,保证工程安全度汛。
(四)保障山坪塘安全度汛
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落实主要负责人负责制,山坪塘、石河堰、地质灾害点由村组负责。各村应加强安全运行管理,严禁超汛限水位度汛。同时,采取定人定岗,健全防汛值班制度,抓好抢险队伍组织和防汛物资准备,特别要制定落实突发情况下的应急方案。
(五)加强河流的防汛工程
各村(社区)要组织力量,认真检查河流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堵塞排洪、行洪河道、严重影响防洪安全的,要全面整治,并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坚持依法清障,对排灌防洪设施,易淹易冲,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存在隐患的,要会同业务部门制定解决办法和措施,迅速加以处理。同时要做好防汛抢险队伍组织和物质准备工作,一旦出现险情,立即投入抢险,重点以?;と嗣袢褐谏?、财产安全为主要目标,减轻灾害损失。
(六)搞好山地灾害防治工作
全镇山地灾害以暴雨诱发滑坡,岩崩为主,其次是坡面泥石流灾害。各村(社区)要积极配合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进一步完善落实预防监测措施、安全责任人、监测人员、报警方式、撤离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必要时要组织群众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要千方百计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将损失减少至最低限度。
(七)深入开展汛前安全检查,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各村(社区)和相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全面开展汛前安全大检查,抓好河道和险工险段的长期观测,发现隐患及时排除,把一切不安全因素清除在洪水来临之前。各村(社区)要组织力量重点检查,督促落实防汛措施,做好防大汛抗大灾的准备工作。
四、河流域防汛抢险预案
新宁镇辖区村(社区)分布散,辖区河流呈小、窄分布,整体沿河居民分散,汛期安全隐患较小,主要要确保河道畅通,保障主干道河流畅通,切实做好人员聚集点汛期安全宣传和防范工作,落实汛期值班值守和日排查报告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具体预案如下:
(一)明确职责
各村(社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监督管理职责,严格落实汛期日巡查报告制度,全面摸排辖区紧邻河道住户汛期安全隐患,完善警示预警标志,建立健全转移线路预案。切实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要求,做到常防范、早发现、早报告、早转移,充分确保河流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建立应急抢险队伍
各村(社区)要成立抢险应急队伍,加强应急培训学习,落实抢险队伍职能职责,切实保障抢险人力准备,及时应对汛期突发事件。
(三)全面做好安全隐患点应急工作
针对我镇河流域现存安全隐患点,由村委落实日常监督巡查工作,做好周边住户群众安全教育防范工作。镇收集,针对村上现存较大的河流域汛期安全点位,及时对接上级相关部门予以及时整治,保障河流畅通。
(四)落实防汛抢险责任人
1.成立新宁镇河流域防汛领导小组,统筹抓好防汛抗旱全面工作。
组 长:王夕龙 党委书记
王骁锋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邓 江党委委员、人大主席
颜 锐党委副书记
张 静党委副书记(挂职)
吴名墩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吴应丰党委委员、人武部长、副镇长
晏先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副镇长
唐 珊党委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副镇长
何潜惟党委委员、政法委员、副镇长
熊 博副镇长
刘加贝副镇长
石义成新宁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成 员:镇办公室、党建办、应急办、综治、社会事务办、林业站、水利站、辖区派出所、供电所、卫生院相关负责人、各村(社区)书记(主任)、民兵小分队
2.具体责任分工:各包村领导要牵头负责责任村(社区)防汛安全工作,要结合各村(社区)实际做好河流域安全隐患排查,建立应急转移预案,切实做好汛期防范宣传工作。、
3.根据各村(社区)受灾情况,在领导小组的统筹安排下,及时反映应对汛期灾害,协调各成员组人员开展汛期救灾工作。
4.要加强汛期安全防范宣传教育工作,切实提高群众汛期安全防范意识,做好预警工作。
(五)确定灾后转移工作
1.沙坝社区段安全转移点原沙坝场乡政府院坝;五里桥村安全转移点五里桥村委办公室。
2.灾情发生后,领导小组成员及沿河所辖社区必须及时向镇防汛办值班人员及值班领导报告,值班领导及时向镇主要领导汇报灾情,镇主要领导及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转移受灾群众,在转移工作中,由镇长王骁锋牵头,各包村领导、安办、应急办、交管办等干部和村社区干部直接深入受灾第一线组织灾民转移,绝不漏掉一人,并保证在转移途中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民政办、卫生院、辖区派出所抽调人员负责在转移点接待受灾群众,全面落实灾民的衣、食、住、行等。
五、山坪塘防汛抢险预案
(一)组建山坪塘防汛抢险领导小组
组 长:石义成 新宁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成 员:镇河长办、各村(社区)书记(主任)、民兵小分队
(二)物质器材准备
各村根据本地实际储备草袋、麻袋、扁担、铁铲,以及准备一些其它有用抢险物质等。
(三)在灾情发生后,群众需要疏散转移时,在镇防汛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文书为疏散转移通知人,村民兵连长负责转移途中安全。村主任总指挥本村的转移安置工作,村支部书记为灾民的衣、食、住、行等组织输送工作,保障受灾群众正常生活。
六、山地自然灾害抢险预案
全镇易发生山地自然灾害地段位于沙坝村、桥亭社区、石垭口村、丁家山村、沙坝村、胡家沟村、孙家沟村、穿心店村、白云村、万花岭村、白马村、穿心店村,滑坡地段危及老百姓1500余人。因此,成立以王骁锋为指挥长,熊博为副指挥长,其他班子成员、镇安办、镇交管办、镇维稳办、镇党政办、民政办、各村(社区)主任、辖区派出所、卫生院、民兵队伍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应急防治领导小组。一旦灾情发生,在接到受灾村情况报告后,立即赶往现场,由指挥长调度力量安排救助转移工作。
?为确保有效降低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在汛期期间,由各包村领导牵头,村(社区)干部及地质监测重点区域负责人全力配合,定期分析研判责任辖区地质灾害点位隐患风险情况,村(社区)干部要做到日监测,日报告,切实落实专门监控责任人,特别是要关注气象情况,做好雨季来临期间的动态监管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防范,早转移,充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