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社区),八庙初级中学、八庙中心小学:
为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提高农村教育普及水平,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教育公平,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保障我镇每一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现就进一步加强我镇控辍保学巩固拓展教育攻坚成果的工作方案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是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しā返确煞ü娴姆ǘㄖ霸?,是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有效手段。各村(社区)、中小学校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控辍保学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绝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常态化报告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切实做好我镇控辍保学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以镇长任组长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农业服务中心、民政办、文化站、财政所、综治中心司法所、妇联、残联、派出所、市监所等部门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落实由“镇长、村民委员会主任、校长、家长”共同负责的控辍保学“六长责任制”,完善“一乡一策、一校一案”控辍保学方案,确保工作要求落实落小落细,切实加强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形成常态化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的机制。
二、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
(一)健全部门联控联?;?。综治中心、文化站、派出所等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禁止在教育法规定的中小学校周边设立娱乐场所;禁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歌舞娱乐场所接纳未成年人。司法所要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牵头做好控辍保学相关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民政办要将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市监所要加大对违法招用未成年人的单位或个人的查处力度。妇联、残联要在控辍保学工作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各村(社区)要切实担负起本辖区控辍保学工作主体责任,全面掌握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情况,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他们解决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辍学;积极开展落实劝学、劝返工作,建立健全“乡镇—行政村(社区)—村民小组”三级联动防护网络,真正把“依法控辍”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学生失学辍学情况监测,把脱贫村和流动人口相对集中区域等作为重点监测区域,把初中作为重点监测学段,把流动、留守、残疾、家庭经济困难、脱贫户家庭、监测户家庭适龄儿童少年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作为重点监测群体。各中小学校要切实担负起本??仃”QЧぷ髦苯釉鹑?,配合乡镇、村(社区)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相关工作;准确掌握在校学生、脱贫户学生以及监测户学生信息,做好失辍学生信息统计并实行动态管理,并及时上报乡镇、县教育局。
(二)健全定期摸排登记机制。由乡镇牵头,组织村(社区)力量,会同县教育局、县公安局等部门,在每年春、秋季开学前后,对适龄少年儿童进行逐户拉网式排查和比对。通过“四查三比对”(查户籍、查学籍、查在校学生、查脱贫户监测户适龄儿童少年,用户籍与学籍比对适龄失学儿童少年、用学籍与在校学生比对辍学学生、用辍学学生与脱贫户数据库比对脱贫户辍学学生)、“铁脚板摸排”(登门入户查无户籍、无学籍、实际未上学学生)等方式,全面摸清适龄儿童少年(包括所有本地户籍和常住未取得户籍)工作底数和入学情况;同时要把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随迁子女、涉案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作为重点排查和监测对象,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在此基础上建立镇、村的“三级四本台账”和“两张清单”,即建立:适龄儿童台账(含随迁子女)、脱贫户监测户适龄儿童台账、残疾适龄儿童台账、留守儿童台账、疑似辍学学生销号清单(含失学学生)、辍学学生销号清单;对已举家外出打工或搬迁,但户籍仍保留在原村(社区)的家庭,要建立专门台账,实行痕?;芾?,畅通联系渠道,主动与流入地县级政府沟通衔接,积极争取流入地县政府配合,严防学生“名在人不在”脱离学校教育与管理。
(三)健全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学校要运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注册在校生学籍,规范学籍变动手续,建立学籍变动台账,做好辍学学生核查、标注和登记工作,确保学籍系统信息与实际一致;要会同派出所督促无身份证号儿童少年及时办理入户手续,及时发现未入学和身份信息有误的适龄儿童少年。残联、司法局等站所要共同核查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等,安排他们以合适形式接受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同时防止空挂学籍和中途辍学的现象发生。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控辍保学联席会议,汇总全镇控辍保学情况,分析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细化措施,切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四)落实一月一报告、一季度一复核机制。学校要完善学生考勤制度,及时发现并核实缺勤学生情况,加强家校联系,防止学生辍学;每月汇总各班考勤情况,及时将按有关规定认定为疑似辍学或辍学的学生纳入相应台账,并向县教育局和辖区乡镇上报。
(五)完善行政督促复学机制。村(社区)、学校要全面掌握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情况,加强宣传教育,落实家长责任,督促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依法送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造成辍学的,以及经劝返仍不复学的,由乡镇对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下达《督促复学通知书》,并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县司法局依法发放相关司法文书,敦促其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或保证辍学学生复学,对情节严重或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学校要建立“校长包校、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干部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要针对假期学生容易辍学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建立和完善辍学学生劝返复学、登记与书面报告制度,加强家校联系,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学校一经发现学生辍学,应立即开展劝返复学工作,劝返无效的应在5个工作日内向辖区乡镇和县教育局报告;非本地户籍的应同时向学生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教育局通报情况)。
三、加强工作保障,推动工作落实
(一)强化质量控辍。学校要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管理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贯彻国家“双减”“五项管理”等政策,以五育融合、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建设书香、奔跑、清朗“三个校园”为路径,大力开展阅读、文化活动、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让书香溢满校园、让笑声回荡校园、让清风净化校园,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和成长环境。要扎实推进集团化办学和智慧校园建设,促进农村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强校愈强的同时,助推一批乡村薄弱学校提质逆袭,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家长和学生向往的有温度、有质量、有内涵、有特色的好学校。
(二)强化关爱控辍。残疾专员、各村(社区)要积极配合县级部门组织相关医疗机构做好对残疾儿童少年身体状况、接受教育能力和学校学习生活能力等方面的评估鉴定,提出教育安置建议。学校要全面保障残疾儿童少年特别是残疾孤儿受教育的权利,配齐配足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提高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质量,完善不能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制度;要把“学困生”的帮扶作为控辍保学的重点任务,引导教师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大力倡导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着力消除学生因学习困难或厌学而辍学的现象;要强化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和多元评价,把对学困生的发展性评价作为考核学校教育工作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不得采取任何形式歧视学困生,不得强行或变相要求其退、休、转学。
(三)强化帮扶控辍。把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下同)作为重点对象,特别是把残疾儿童、残疾人子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帮扶、精准扶贫。要会同县教育局每年将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适龄儿童信息录入资助系统,及时更新数据。要配合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民政局等部门,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要求制定扶贫方案,统筹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教育扶贫救助基金等扶贫、惠民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提高学生升学信心。
(四)强化保障控辍??蒲Ч婊窍缫逦窠逃2季?,保障学校布局与村镇建设、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满足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配套完善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学生宿舍和设备设施等,满足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需要。
(五)强化宣传力度。将每年2月和8月定为全镇控辍保学宣传月,各村(社区)、相关站所、学校要结合实际,周密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宣传月各项活动。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しā返确煞ü娴男Χ?,广泛宣传控辍保学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社会和家长的积极性,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真正把控辍保学各项政策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学生身上。各村(社区)、学校要公布控辍保学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举报监护人不送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和教师歧视学生的行为。学校要完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在通知书中加入有关法律规定和违法追责说明,切实强化家长和适龄儿童少年的法律意识,营造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良好氛围。
(六)强化督导问责。将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纳入全镇目标考核指标,强化“控辍保学”工作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建立约谈和通报制度,对因工作不力、不作为,导致中小学入学率不达标和中小学学生辍学率超标的村(社区),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附件:八庙镇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
开江县八庙镇人民政府
2024年9月19日
附件
八庙镇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进立 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唐闽江 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副镇长
成 员:杨天泓 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谭奇福 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李元炳 财政所负责人
张桂岚 民政办负责人
李启军 文化站站长
周学瑜 综治中心副主任
邓清清 妇联副主席
刘三娃 残联专职委员
郑立轩 八庙中学校长
陈明滔 八庙小学校长
王锡国 卫生院院长
黄 莉 司法所工作人员
梁远彬 长岭派出所所长
黄河皓 长岭市监所所长
各村(社区)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办公室,由唐闽江兼任办公室主任,胥迎春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以上人员如有变动,由相应职务人员接替,不再另行发文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