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
开江县深度探索“研学+”模式 全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来源:县教育局
发布日期:2024-12-09
点击数:人次

?近年来,开江县努力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坚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依托本地资源,将研学与本土红色文化、农耕田园、历史考古、非遗民俗等元素紧密结合,打造“行走的思政课”。

“研学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在研学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在清明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学生走进开江县红色文化陈列馆、广福特支史料陈列馆、永兴小学“万柳校史陈列室”和巴山红军学院开江分院等基地研学,学习开江英雄儿女峥嵘岁月里浴血奋战、舍己为人的革命精神,激励青少年学生开拓进取、拼搏奋斗;组织“我为身边同学讲红色故事”“我是红领巾讲解员”“参演红色情景剧”等活动,巩固强化研学活动成果。

“研学文物遗?!?,感悟开江文化。通过研学带领青少年感受家乡大美河山、领略开江文化。组织学生走进金山寺,沿着千步梯拾级而上,感受千年古刹的香火鼎盛和佛教文化;在峨城山上进行拉练,感受楚汉相争时期“治西第一总隘”的险要;走进甘棠胡氏节孝坊、任市陶牌坊开展思政课程,聆听节孝故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研学科技创新”,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通过研学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从而提升科学素养,透过科技创新了解时代发展成果,领略都市魅力、感受时代变迁。组织学生到高铁项目部成达万高铁施工现场,了解工程仪器设备基本操作流程和试验原理,感受家乡变化、体验科学魅力;走进“稻田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稻渔之窗”,参观体验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探索农业科技魅力;组织参加“小达人科普课堂”之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体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

“研学非遗传承”,激发文化传承新活力。通过研学带领青少年体验非遗,探索中国非遗的古老智慧、匠心传承、美学底蕴和创新发展。组织学生到高桥豆笋非遗工坊,体验豆笋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感受美食的来之不易;走进开江百年老酒坊——淙城老窖,体验传统酿造技艺,感悟从田间一粒粒粮变成餐桌上一杯杯美酒的工匠精神;在四川省非遗文化实践基地(永兴中学),体验青瓦雕刻、易拉罐刻画,培养学生的创新、环保、节约意识和动手实践、艺术欣赏能力。

“研学职业体验”,激发学习动力。通过研学体验各种职业,让青少年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从而在未来的选科和职业规划中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组织学生走进检察院,学习如何防范校园欺凌、杜绝毒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的法律知识,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公开听证,引导学生树立法治理念,以法为度、与法同行;在开江县消防救援大队,体验“蓝朋友”工作日常,提升安全意识及自救能力;走进医院,学习洗手舞、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及外伤包扎等急救知识,深入体验医护职业的职责与担当。

“研学农耕文化”,厚植乡土情怀。通过研学展现田城开江的旖旎风光和民俗文化,让青少年更好地认识家乡、了解家乡,见证青山绿水间乡村新画卷。在广福福龟茶厂,学生亲手采摘茶叶、体验茶叶从鲜叶到成品的制作过程,感受采茶的乐趣和茶文化的魅力;在“稻田 ”开江县稻鱼综合种养产业基地,体验捞虾捕蟹采珠的乐趣,了解稻蟹共生的生态新模式;走进宝塔坝莲花世界,夏季赏花采莲子,观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花”的盛景,秋冬挖藕,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促使青少年学生懂得收获的不容易,学会珍惜和感恩。


分享到:
金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