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审计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县级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各县属国有企业:
经县委审计委员会研究同意,现将《开江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细则(试行)》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开江县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9月10日
开江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细则(试行)
为适应新时代党管干部需要,客观反映和评价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促进主要领导干部和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及工作实际,现制定开江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实施细则。
一、主要评价指标内容
(一)开江县乡镇(街道)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100分)
1.经济政策执行权运行情况(20分)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10分)
主要包括: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执行党和国家、省、市、县委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职责情况;领导本地区落实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推进情况及效果,制定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情况,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执行及改革发展目标实现和效果情况。
对该乡镇(街道)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未按要求贯彻执行的每一项扣1分,最多不超过10分。
(2)监督整改执行落实情况(10分)
主要是近三年被审计乡镇(街道)对上级审计机关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巡视巡察、专项督查发现涉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问题整改情况。对整改方案制定情况、整改总体情况、整改结果认定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
未制定整改方案扣2分;整改期限内未全部完成整改扣1分;依据《四川省审计厅审计整改结果认定办法》认定整改结果为正在整改、未整改的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10分。
2.经济决策权运行情况(25分)
(1)经济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情况(10分)
指对乡镇(街道)党委、政府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建立健全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的规范性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情况,具体对本地区重大财经问题、重大资产资源管理、重大项目建设的决定权、分配权的行使情况及主要领导在决策中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建立健全决策管理制度或决策管理制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内部管理规定的扣1分/项;制度不细化扣0.3分/项,最多不超过10分。
(2)经济决策执行效果情况(15分)
指被审计领导干部及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效果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情况。具体指对乡镇(街道)及所属部门(单位)和村(社区)重大基本建设、重大采购项目、重大投资项目、重大资产处置、大额资金运作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的合法性、合规性及执行效果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重大基本建设、重大采购项目、重大投资项目等决策及执行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6分;重大资产处置决策及执行不符合国家政策及相关部门(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扣2分/项,结果未达到决策目标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4分;大额资金运作决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4分;重大事项处理、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决策执行未实现预期目标的扣1分/项、导致损失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6分。
3.经济管理权运行情况(30分)
(1)财政财务管理情况(5分)
指乡镇(街道)及所属部门(单位)、村(社区)财政财务收支监督管理情况,对乡镇预决算编制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真实性,村财乡管及预算管理中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财政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1-3个扣1分,4-6个扣2分,6个以上扣3分。违反预算管理中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扣0.5分/项,最多不超过2分(因国家政策原因不扣分)。
(2)国有资产资源管理情况(5分)
指乡镇(街道)及所属部门(单位)、村(社区)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监督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因被审计领导干部监管不力、管理不当造成损失扣1分/项,造成重大损失扣5分,最多不超过5分(因自然灾害原因造成不扣分)。
(3)生态文明建设情况(5分)
指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环境?;ず妥匀蛔试醋什芾硎褂们榭?,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政策执行情况,生态文明项目管理、建设和绩效情况,结合上级对区域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河长制、粮食安全、耕地?;さ饶勘耆挝窨己饲榭鼋猩蠹破兰?。
未落实、未按要求落实上级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河长制、粮食安全、耕地?;さ纫蟮目?分/项,最多不超过5分。
(4)经济风险防控情况(5分)
指政府性债务、隐性债务风险防控政策、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和财政财务管理风险排查及存量资金清理上缴等执行落实情况;对本地区重大经济事项涉及的风险管控、防范和化解执行落实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财政运行和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1-3个扣1分,4-5个扣3分,6-10个扣5分,最多不超过5分。
(5)民生保障落实情况(5分)
指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及所属部门(单位)、村(社区)有关民生保障建设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情况;上级下达和本级重大的惠民政策部署落实及民生任务执行到位情况,具体对涉农补贴、低保补助、残疾人补助、社会救济补助、农村危房改造、巩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的执行、民生实事实施、民生资金监督管理使用以及涉及民生资金监督管理中的信访问题化解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挤占挪用民生资金的扣1.5分/项;未部署落实、未执行民生政策扣1分/项;民生政策、民生实事实施不到位,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扣0.5分/项;因民生资金监督管理不善造成信访问题、未化解民生问题的扣0.3分/项,最多不超过5分。
(6)产业发展工作情况(5分)
指乡镇(街道)历届主要领导干部组织制定的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或政策措施,被审计领导干部和乡镇继续组织实施;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制定的发展规划或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对被审计领导干部领导乡镇(街道)所属部门(单位)、村(社区)落实制定的产业发展规划或政策措施以及产业发展资金和项目管理、建设、绩效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未组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或相应政策措施落实发展的扣2分;未按要求执行的扣0.3分/项;执行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的扣0.3分/项,最多不超过5分。
4.经济监督权运行情况(15分)
(1)本地经济监督工作情况(8分)
指对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组织建立健全内部财政财务监督管理、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监督管理等经济监督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及履行经济职责中所分配资金、项目的执行及效益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的扣0.5分/项;建立制度不符合法律法规扣0.3分/项;制度不细化扣0.2分/项,最多不超过8分。
(2)下级监督工作情况(7分)
指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和被审计领导干部对所属部门(单位)、村(社区)重要经济事项的管理、监督情况,对所属部门(单位)、村(社区)有关重要经济事项和经济活动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的扣0.5分/项;履行监督管理责任不到位的扣0.3分/项,最多不超过7分。
5.廉洁从政情况(10分)
(1)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5分)
主要是本地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监督领导班子成员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揭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财经纪律等问题,对“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的管理使用和奖金、绩效、津补贴发放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扣1分/项,未按相关规定使用“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和违规发放奖金、绩效、津补贴的扣0.5分/项,最多不超过5分。
(2)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5分)
主要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违反相关规定的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5分。
(二)开江县县管党政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100分)
1.经济政策执行权运行情况(20分)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10分)
主要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执行党和国家、省、市、县委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履行党领导经济工作职责情况;领导本部门(单位)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本部门(单位)编制或组织实施的重要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县委、县政府安排部门(单位)负责的改革发展重要事项落实及推动本部门(单位)经济社会改革发展目标实现及效果情况;任期内单位职能目标实现等情况。
对该部门(单位)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未按要求贯彻执行的每一项扣1分,最多不超过10分。
(2)监督整改执行落实情况(10分)
主要是近三年被审计部门(单位)对上级审计机关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巡视巡察、专项督查发现涉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问题整改情况。对整改方案制定情况、整改总体情况、整改结果认定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
未制定整改方案扣2分;整改期限内未全部完成整改扣1分;依据《四川省审计厅审计整改结果认定办法》认定整改结果为正在整改、未整改的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10分。
2.经济决策权运行情况(20分)
(1)经济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情况(10分)
指部门(单位)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对部门(单位)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决策内容的合法合规情况以及重大财经问题、重大资产资源管理、重大项目建设的决定权、分配权的行使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
未建立健全决策管理制度或决策管理制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扣1分/项;未结合部门(单位)实际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的扣0.5分/项;制度不细化扣0.3分/项,最多不超过10分。
(2)经济决策执行效果情况(10分)
指被审计领导干部及部门(单位)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效果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情况。具体指对部门(单位)重大基本建设、重大采购项目、重大投资项目、重大资产处置、大额资金运作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程序的合法、合规性及执行效果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重大基本建设、重大采购项目、重大投资项目等决策及执行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6分;重大资产处置决策及执行不符合国家政策及相关部门(单位)内部管理规定的扣2分/项,结果未达到决策目标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4分;大额资金运作决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4分;重大事项处理、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决策执行未实现预期目标的扣1分/项、导致损失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6分。
3.经济管理权运行情况(35分)
(1)财政财务管理情况(7分)
指部门(单位)及所属机构财政财务收支监督管理情况。对部门预决算编制、预算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效益性,预算管理中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财政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1-3个扣1分,4-6个扣3分,6个以上扣5分。违反预算管理中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扣0.5分/项,最多不超过2分(因国家政策原因不扣分)。
(2)国有资产资源管理情况(7分)
指部门(单位)及所属机构资产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监督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因被审计领导干部监管不力、管理不当造成损失扣1分/项,造成重大损失扣7分,最多不超过7分(因自然灾害原因造成不扣分)。
(3)生态文明建设情况(7分)
指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环境?;ず妥匀蛔试醋什芾硎褂们榭?,相关制度的建立情况,结合该部门(单位)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任务考核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落实上级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任务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7分。
(4)经济风险防控情况(7分)
指被审计领导干部对内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中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情况,贯彻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财政财务管理风险排查及存量资金清理上缴等执行落实情况,对部门(单位)及所属机构项目建设、物资采购、招标投标、大额经费支出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和绩效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财政运行和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1-3个扣1分,4-5个扣3分,6个以上扣5分,最多不超过7分。
(5)权力运行落实情况(7分)
主要是被审计领导干部领导所属部门(单位)在审批权、执法权、处置权、处罚权等权力运行及有关经济活动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情况,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在经济管理中权力运行守法守规等方面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落实权力运行监管责任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7分。
4.经济监督权运行情况(15分)
(1)经济事项监督工作情况(8分)
指对部门(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组织建立健全内部财政财务监督管理、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内部审计工作监督管理等经济监督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及履行经济职责中所分配资金、项目的执行及效益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的扣0.5分/项;建立制度不符合法律法规扣0.3分/项;制度不细化扣0.2分/项,最多不超过8分。
(2)下属部门监督工作情况(7分)
指部门(单位)和被审计领导干部对所属机构监管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和重要经济事项的管理、监督情况,对部门(单位)所属机构有关重要经济事项和经济活动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的扣0.5分/项;履行监督管理责任不到位的扣0.3分/项,最多不超过7分。
5.廉洁从政情况(10分)
(1)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5分)
主要是本部门(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监督领导班子成员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揭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财经纪律等问题,对“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的管理使用和奖金、绩效、津补贴发放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扣1分/项,未按相关规定使用“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和违规发放奖金、绩效、津补贴的扣0.5分/项,最多不超过5分。
(2)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5分)
主要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三)开江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100分)
1.经济政策执行权运行情况(20分)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10分)
主要是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情况。主要包括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重大政策措施的安排部署情况、推进国企改革情况、经营业绩责任完成情况;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与国家和省、市、县规划、政策及企业自身发展定位的一致性,以及规划的实施和调整情况;相关政策执行效果实现企业科学发展、持续发展,促进企业资产保值增值,增强国有经济生命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等情况。
对该企业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审计评价,未按要求贯彻执行的每一项扣1分,最多不超过10分。
(2)监督整改执行落实情况(10分)
主要是近三年被审计国有企业对上级审计机关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巡视巡察、专项督查、财政部门和国资监管部门及企业监事会等各类监督检查中涉及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对整改方案制定情况、整改总体情况、整改结果认定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
未制定整改方案扣2分;整改期限内未全部完成整改扣1分;依据《四川省审计厅审计整改结果认定办法》认定整改结果为正在整改、未整改的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10分。
2.经济决策权运行情况(20分)
(1)经济决策机制的科学性情况(5分)
指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建立健全情况,对国有企业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建立、决策机制健全的科学性、完整性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建立健全决策管理制度或决策管理制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扣1分/项;未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的扣0.5分/项;制度不细化扣0.3分/项,最多不超过5分。
(2)决策过程的合规性情况(5分)
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组织建立健全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内容的合法合规情况,对国有企业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内容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决策实施程序的民主性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
重大经济决策事项内容未覆盖全部应决策事项的扣0.5分/项;决策程序存在违反“三重一大”等制度规定的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5分。
(3)经济决策事项执行及效果情况(10分)
指被审计国有企业对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效果履行监督管理责任情况。对国有企业重大投资和工程建设项目、重大物资和服务采购、重大资本运作和资产处置、重大对外担保和出借资金等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的组织实施及执行绩效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重大基本建设、重大采购项目、重大投资项目等决策及执行存在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6分;重大资本运作和资产处置决策及执行不符合国家政策及国有企业内部管理规定的扣2分/项,结果未达到决策目标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4分;重大对外担保、重大资金出借决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4分;重大事项处理、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决策执行未实现预期目标的扣1分/项、导致损失的扣2分/项,最多不超过6分。
3.经济管理权运行情况(35分)
(1)法人治理结构情况(7分)
主要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完善和作用发挥情况,重点从加强董事会建设、落实董事会职权,维护经营自主权,激发经理层活力,发挥监督作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对推动改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
未按要求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7分。
(2)重大风险隐患防控情况(7分)
指对国有企业持续性风险防范及资产管理及负债管控等情况,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质量事故、环保事故、重大经济损失、重大资产重组等防控情况,国有企业保就业、保稳定情况等方面进行审计评价。
未开展风险隐患防控或防控工作不到位的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7分。
(3)财务真实合法性情况(7分)
指对国有企业及所属企业(单位)经营业绩真实情况、企业财务管理规范情况、企业资产管理及负债管控情况、企业项目投资后评价管理情况、境外投资决策及效果情况、环境?;ふ咧葱屑靶Ч榭?、网络信息安全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
国有企业财务存在的问题1-3个扣1分,4-6个扣3分,6个以上扣5分,最多不超过7分。
(4)重大经济事项管控情况(7分)
指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在企业对外投资、项目投资、物资采购、对外借款、对外担保、招标投标、关联交易等重要经济事项的参与、管理和绩效情况。重点对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在重大财经问题、重大资产管理、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决定权、分配权及其他相关权力行使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主要领导人员未履行管控责任或责任履行不到位的扣1分/项,最多不超过7分。
(5)内部控制情况(7分)
指对国有企业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投融资、内部审计等内部管理和控制情况,内控制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经济管理和监督职责情况等进行审计评价。
未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的扣0.5分/项;建立制度不符合法律法规扣0.3分/项;制度不细化扣0.2分/项,最多不超过7分。
4.经济监督权运行情况(15分)
(1)集团公司内部监督情况(8分)
指对董事会各专委会执行重要经济事项的监督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的扣0.5分/项;履行监督管理责任不到位的扣0.3分/项,最多不超过8分。
2.控股参股公司监管情况(7分)
指对被审计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在履行经济职责过程中加强集团(公司)内部,以及企业下属公司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审批、管理、监督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履行监督管理责任的扣0.5分/项;履行监督管理责任不到位的扣0.3分/项,最多不超过7分。
5.廉洁从业情况(10分)
(1)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5分)
主要是本企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履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监督领导班子成员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揭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企业财经纪律等问题,对“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的管理使用和薪酬、奖金、绩效、津补贴发放等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未建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扣1分/项,未按相关规定使用“三公经费”及会议费、培训费和违规发放薪酬、奖金、绩效、津补贴的扣0.5分/项,最多不超过5分。
(2)领导干部个人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5分)
主要是对被审计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本人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遵守廉洁从政有关规定情况进行审计评价。
二、评价方法说明
采用综合评价法,按百分制进行考核,乡镇、部门(单位)、国有企业分别根据评价内容分项确定分数,根据审计情况确定综合得分,并按照综合得分来评价等次。综合得分≥90分,评价等级为“好”;75≤综合得分<90分,评价等级为“较好”;60分≤综合得分<75分,评价等级为“一般”;综合得分<60分,评价等级为“较差”。
上述主要评价指标内容根据审计报告按附件1、附件2、附件3、附件4、附件5的表格分项确定合计得分,在此基础上结合综合评价内容进行加减分,再计算出综合得分,最后根据综合得分别确定评价等次。
综合评价内容如下:
(一)直接责任加扣1分/个,最多扣5分;领导责任5个以下(不包含本数)不扣分,5-10个扣1分,10个以上扣3分;其他问题不扣分。
(二)单位或被审计领导个人获得与经济责任相关的国家、省级、市级、县级表彰的,每件次加2分、1分、0.6分、0.5分,可累计加分,最多不超过5分?;竦糜刖迷鹑蜗喙氐墓?、省级、市级、县级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分别加2分、1分、0.6分、0.5分,可累计加分,最多不超过3分。
(三)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内,因人为因素发生重大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损失浪费或生态环境破坏等事件,被上级主管部门通报累计3次及以上的,总体评价结果原则上只能评为“一般”或“较差”等级,造成严重社会影响,被上级党委和政府在全域范围通报的,直接定为“较差”等级。
(四)审计发现问题移送纪委监委且被审计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承担直接责任的;被审计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本人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受到纪委监委严重警告及以上处分的;对上级明确规定党政同责事项“一票否决”的总体评价结果原则上不能评价为“较好”及以上等级,移送问题按分类扣分。
三、评价结果运用
审计评价结果运用在县委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组织实施,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运用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以及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一)评价为履行经济责任“好”等次的,可作为提拔使用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
(二)评价为履行经济责任“较好”等次的,不影响领导干部的考核和任用,县委组织部可对其提醒谈话。
(三)评价为履行经济责任“一般”等次的,不能评为优秀或先进,县委组织部对其诫勉谈话。
(四)评价为履行经济责任“较差”等次的,建议有关主管部门依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涉及违纪违法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按有关规定办理。
本实施细则从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开江县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干部经济
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2.开江县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3.开江县党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指标
4.开江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指标
5.开江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附件1
开江县乡镇(街道)党(工)委主要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审计项目: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等次 | 得分 |
经济 政策 执行权
(20%) | 经济 政策 执行 | 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在本地区贯彻落实情况 | 10 |
|
|
|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情况;本地区落实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推进情况和效果 | 30 |
|
|
| ||
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情况 | 10 |
|
|
| ||
任期内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执行效果及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 40 |
|
|
| ||
监督 整改 执行 | 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巡视、巡察、督查等监督形式发现关于经济责任履行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 1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决策权
(25%) | 经济 决策 机制 | 党委工作规则及议事决策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 10 |
|
|
|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程序执行落实情况 | 15 |
|
|
| ||
重大经济决策内容合法合规情况 | 15 |
|
|
| ||
主要领导在决策中遵守法律法规规定情况 | 20 |
|
|
| ||
经济 决策 效果 | 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情况 | 20 |
|
|
| |
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执行效果 | 20 |
|
|
| ||
小 计 | 100 |
|
|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等次 | 得分 |
经济 管理权
(30%) | 财政 财务 管理 | 财政预决算编制及执行的合规合法情况 | 10 |
|
|
|
财政财务管理的合规合法情况 | 10 |
|
|
| ||
预算管理中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情况 | 5 |
|
|
| ||
国有 资产 资源 管理 | 本地区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政策、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 5 |
|
|
| |
督促管理本地区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政策、工作制度执行情况 | 10 |
|
|
| ||
生态 文明 建设 | 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 | 5 |
|
|
| |
生态文明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建设、绩效 | 10 |
|
|
| ||
经济 风险 防控 | 政府性债务、隐性债务风险防控政策、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 | 10 |
|
|
| |
监督管理本地区重大经济事项涉及的风险管控、防范和化解情况 | 5 |
|
|
| ||
民生 保障 | 民生保障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策执行情况 | 5 |
|
|
| |
监督民生保障资金和项目管理、实施及绩效 | 10 |
|
|
| ||
产业 发展 | 本地产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 5 |
|
|
| |
监督本地产业资金和项目管理、建设及绩效 | 1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监督权
(15%) | 本地经 济监督 | 本地区经济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 | 10 |
|
|
|
监督履行经济职责中所分配资金、项目的执行和效益情况 | 30 |
|
|
| ||
下级 监督 | 对村(社区)“两委”重要经济事项和经济活动的管理、监督情况 | 30 |
|
|
| |
对党委工作部门重要经济事项和活动的管理、监督情况 | 3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廉洁 从政 情况
(10%) |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 | 本地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 25 |
|
|
|
监督班子成员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 25 |
|
|
| ||
廉洁从 政情况 | 个人在履行经济责任履行中的权力运行情况;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 5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综 合 得 分 |
|
附件2
乡镇(街道)政府(办事处)主要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
审计项目: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等次 | 得分 |
经济 政策 执行权
(20%) | 经济 政策 执行 | 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在本地区贯彻落实情况 | 10 |
|
|
|
本地区落实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的具体方案制定情况和执行效果 | 20 |
|
|
| ||
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制定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情况 | 10 |
|
|
| ||
任期内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执行效果及相关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 50 |
|
|
| ||
监督 整改 执行 | 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巡视、巡察、督查等监督形式发现关于经济责任履行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 1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决策权
(25%) | 经济 决策 机制 | 政府工作规则及议事决策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 10 |
|
|
|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程序执行情况 | 15 |
|
|
| ||
重大经济决策内容合法合规情况 | 15 |
|
|
| ||
主要领导在决策中遵守法律法规及规定情况 | 20 |
|
|
| ||
经济 决策 效果 | 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情况 | 10 |
|
|
| |
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执行效果 | 30 |
|
|
| ||
小 计 | 100 |
|
|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等次 | 得分 |
经济 管理权
(30%) | 财政 财务 管理 | 财政预决算编制及执行的合规合法情况 | 10 |
|
|
|
财政财务管理的真实合规合法情况 | 5 |
|
|
| ||
预算管理中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情况 | 10 |
|
|
| ||
国有 资产 资源 管理 | 本地区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政策、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 5 |
|
|
| |
本地区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政策、工作制度执行情况 | 10 |
|
|
| ||
生态 文明 建设 | 本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情况,政策执行情况 | 5 |
|
|
| |
生态文明项目管理、建设和绩效 | 10 |
|
|
| ||
经济 风险 防控 | 政府性债务、隐性债务风险防控政策、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 | 10 |
|
|
| |
本地区重大经济事项涉及的风险管控、防范和化解执行情况 | 5 |
|
|
| ||
民生 保障 | 民生保障建设工作制度建立健全、政策执行情况 | 10 |
|
|
| |
民生保障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建设和绩效 | 5 |
|
|
| ||
产业 发展 | 本地产业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 10 |
|
|
| |
产业发展资金和项目的管理、建设和绩效 | 5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监督权
(15%) | 本地经 济监督 | 本地区经济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 | 10 |
|
|
|
履行经济职责中所分配资金、项目的执行和效益 | 30 |
|
|
| ||
下级 监督 | 对村(社区)委员会重要经济事项和经济活动的管理、监督情况 | 30 |
|
|
| |
对政府部门重要经济事项的管理、监督情况 | 3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廉洁 从政 情况
(10%) |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 | 本地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 25 |
|
|
|
监督领导班子成员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 25 |
|
|
| ||
廉洁从政情况 | 个人在履行经济责任中的权力运行情况;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 5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综 合 得 分 |
|
附件3
开江县党政部门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评价指标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等次 | 得分 |
经济 政策 执行权
(20%) | 经济 政策 执行 | 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在本地区贯彻落实情况 | 10 |
|
|
|
任期内县委、县政府安排部门负责的改革发展重要事项落实情况及绩效 | 20 |
|
|
| ||
本部门本单位编制或组织实施的重要发展规划、计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执行和效果 | 15 |
|
|
| ||
任期内单位职能目标实现情况 | 40 |
|
|
| ||
监督 整改 执行 | 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巡视、巡察、督查等监督形式发现关于经济责任履行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 15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决策权
(20%) | 经济 决策 机制 | 工作规则及议事决策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 10 |
|
|
|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程序执行情况 | 15 |
|
|
| ||
重大经济决策内容合法合规情况 | 15 |
|
|
| ||
主要领导在决策中遵守法律法规规定情况 | 20 |
|
|
| ||
经济 决策 效果 | 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执行重大经济决策执行情况 | 10 |
|
|
| |
重大经济决策事项执行绩效 | 30 |
|
|
| ||
小 计 | 100 |
|
|
|
审计项目: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等次 | 得分 |
经济 管理权
(35%) | 财政 财务 管理 | 财政预决算编制及执行的合规合法和绩效 | 20 |
|
|
|
单位和部门财务管理的合规合法情况 | 5 |
|
|
| ||
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财经纪律等情况 | 10 |
|
|
| ||
预算管理中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情况 | 5 |
|
|
| ||
国有 资产 资源 管理 | 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执行及绩效 | 10 |
|
|
| |
生态 文明 建设 | 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执行、项目管理和绩效 | 10 |
|
|
| |
风险 防控 |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执行和风险点排查防范情况 | 5 |
|
|
| |
项目建设、物资采购、招标投标、大额经费支出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和绩效 | 15 |
|
|
| ||
权力 运行 | 领导单位在审批权、执法权、处置权、处罚权等权力的运行情况 | 10 |
|
|
| |
主要领导在经济管理中权力运行守法守规情况 | 1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监督权
(15%) | 经济 事项 监督 | 所分配资金、项目等的监管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 10 |
|
|
|
履行经济职责中所分配资金、项目的执行和绩效 | 40 |
|
|
| ||
下属 部门 监督 | 本部门监管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 | 10 |
|
|
| |
对股室及下属部门重要经济事项和经济活动和绩效的管理、监督情况 | 4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廉洁 从政 情况
(10%) |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 | 本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 25 |
|
|
|
监督领导班子成员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 25 |
|
|
| ||
廉洁从政情况 | 个人在履行经济责任履行中的权力运行情况;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 5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综 合 得 分 |
|
备注:生态文明建设指标适用于承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ぶ霸鸬牟棵胖饕斓?。不涉及的部门主要领导,此项分值调整到财政财务管理5分、风险防控5分。
附件4
开江县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评价指标
审计项目: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等次 | 得分 |
经济 政策 执行权
(20%) | 政策 执行 | 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经济决策部署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 | 10 |
|
|
|
县委、县政府安排单位负责的重要改革发展事项及绩效 | 15 |
|
|
| ||
本单位制定的规划、计划情况及实施绩效 | 15 |
|
|
| ||
任期内职能目标实现情况 | 50 |
|
|
| ||
监督 整改 | 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巡视、巡察、督查等监督形式发现关于经济责任履行方面问题的整改情况 | 1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决策权
(20%) | 决策 机制 | 工作规则及议事决策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 10 |
|
|
|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制度、程序执行情况 | 15 |
|
|
| ||
重大经济事项决策事项的内容的合规合法性 | 15 |
|
|
| ||
主要领导在决策中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情况 | 20 |
|
|
| ||
决策 效果 | 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执行重大经济决策的具体情况 | 20 |
|
|
| |
重大经济决策事项组织实施和绩效 | 20 |
|
|
| ||
小 计 | 100 |
|
|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等次 | 得分 |
经济 管理权
(35%) | 财政 财务 管理 | 单位预决算编制及执行的合规合法和绩效(医院为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 15 |
|
|
|
执行中央八项规定、财经纪律等情况 | 15 |
|
|
| ||
预算管理中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情况 | 5 |
|
|
| ||
国有 资产 资源 管理 | 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执行及绩效 | 10 |
|
|
| |
风险 防控 | 债务的举借、使用和风险防控情况 | 10 |
|
|
| |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执行和风险点排查防范情况 | 5 |
|
|
| ||
项目建设、物资采购、招标投标、大额经费支出等重要环节的管理和绩效 | 15 |
|
|
| ||
权力 运行 | 单位执行收费政策的情况 | 15 |
|
|
| |
主要领导在经济管理中运行守法守规情况 | 1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监督权
(15%) | 下属 部门 监督 | 本部门监管制度的建立健全情况 | 10 |
|
|
|
对股室及下属部门重要经济事项和经济活动和绩效的管理、监督情况 | 9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廉洁 从政 情况
(10%) |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情况 | 本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 25 |
|
|
|
监督领导班子成员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 25 |
|
|
| ||
廉洁从政情况 | 个人在履行经济责任履行中的权力运行情况;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 5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综 合 得 分 |
|
备注:没有下属单位的情况,将0.1权重分配到经济管理权中,0.05权重分配到经济政策执行权中。
附件5
开江县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评价指标
审计项目: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 等次 | 得分 |
经济 政策 执行权
(20%) | 经济 政策 执行 | 贯彻国家、省、市和县委、县政府重大政策措施工作安排部署情况 | 10 |
|
|
|
落实国家省、市和县委、县政府重大政策措施工作推进情况(如国企改革、企业发展要求) | 20 |
|
|
| ||
经营业绩责任完成情况 | 30 |
|
|
| ||
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执行和效果 | 10 |
|
|
| ||
企业资产保值增值情况 | 15 |
|
|
| ||
监督 整改 执行 | 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 10 |
|
|
| |
各类监督检查中涉及经济责任履行发现问题整改情况 | 5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决策权
(20%) | 决策 机制的 科学性 | 决策制度建立情况 | 5 |
|
|
|
决策制度是否覆盖全部应决策事项 | 10 |
|
|
| ||
决策 过程的 合规性 | 决策内容的合法合规情况 | 10 |
|
|
| |
决策制度、程序的执行情况 | 10 |
|
|
| ||
主要领导在决策中权力的行使情况 | 30 |
|
|
| ||
决策 事项执行及效果 | 重大决策事项组织实施情况 | 20 |
|
|
| |
重大决策执行落实情况 | 15 |
|
|
| ||
小 计 | 100 |
|
|
|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 指标 | 分值 | 履职情 况描述 | 评价 等次 | 得分 |
经济 管理权
(35%) | 法人治 理结构 | 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完善和作用发挥 | 5 |
|
|
|
重大风险 隐患防控 | 持续性风险防范情况 | 10 |
|
|
| |
重大事故和造成重大损失情况 | 10 |
|
|
| ||
保就业、保稳定情况 | 10 |
|
|
| ||
财务真 实合法 | 企业财务指标真实性、合法合规性 | 20 |
|
|
| |
重大 经济 事项 管控 | 企业境内外资产管理情况 | 5 |
|
|
| |
环境?;ふ咧葱屑靶Ч?/p> | 5 |
|
|
| ||
重要经济事项管理情况和绩效情况 | 20 |
|
|
| ||
主要领导在经济管理中的权力行使情况 | 10 |
|
|
| ||
内部 控制 |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运行 | 5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经济 监督权
(15%) | 集团公司 内部监督 | 对董事会各专委会执行重要经济事项执行的监督管理情况 |
20 |
|
|
|
控股参股公司监管 | 对控股参股公司重要经济事项监督管理情况 | 8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廉洁 从业 情况
(10%) | 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情 况 | 本企业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 | 25 |
|
|
|
监督班子成员遵守廉洁自律规定情况 | 25 |
|
|
| ||
个人廉洁从业情况 | 个人在履行责任中的权力运行情况;遵守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 50 |
|
|
| |
小 计 | 100 |
|
|
| ||
综 合 得 分 |
|
备注:若被审计企业无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某项,该项分值分配到同类指标中,并由审计组在审计方案中确定,并向经济责任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